联商资讯  带你解读不一样的零售业
联商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乐华彩电退出北京主要商场 揭密“兵败”内幕

  刚刚扮演了业界渠道变革先锋角色的乐华彩电日前发生严重震荡,进入九十月份,全国各地的讨债者蜂拥而至,有广告公司、零售商、代理商、货运公司。金额大到百万小到千元,这些人害怕乐华一倒,自己血本无归。目前,在北京的主要商场里,乐华彩电的销售人员已撤走,市场推广活动陷于停顿。业内普遍认为,乐华彩电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空降兵直袭乐华

  自2001年3月起,大批空降兵直袭乐华:

  TCL国际原总裁谢安健加盟,任乐华集团CEO,长驻香港,主要负责海外业务;2001年9月,海尔电子事业部原总经理封安生加盟,任乐华集团副总裁、乐华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同时加盟的还有康佳集团原总裁陈伟荣,任乐华集团董事局顾问。

  空降兵加盟的背景是乐华主赢产业———彩电出现巨额亏损,每月回款已是赔本赚吆喝!集团主席吴少章从空调公司抽走2亿资金,使空调运作出现全面失控,集团盈利已经不保。

  作为前海尔的高层管理人员,封安生经历可谓丰富,当年海尔彩电的发家人,一手成就现在的海尔彩电,应该说是其最成功的职业经历,而后封安生先后任广州海尔彩电老总,中南事业部部长。在任中南事业部部长期间,主要负责海尔空调的销售。在这期间,封安生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其目标已远不再是仅仅的部长一职,而是更高地位和更多的操作空间。

  早在2000年香港长城集团主席吴少章已注意到封安生。2000年底,吴少章出资邀请封安生和一些海尔人士到香港旅游,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在乐华电子销售有限公司营销策划部老总吕成雁,期间双方达成了的协议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封安生对集团开出的价钱和其拥有的权利是十分满意的。香港之行后,封安生迅速做出离开海尔的决定。

  2001年底,封安生正式出任乐华电子销售公司老总,同时乐华电工老总朱庆仲、乐华厨卫老总齐俊强、乐华电教老总彭兴跃均为海尔空降兵。

  封安生到任后,首先成立了综合管理部,由张拥军任综合管理部部长,其目标就是迅速培养一批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学生,其走的路线是总部培训———分公司下放———总部再培训———分公司经理。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其实行代理制充当了开路先锋。

  到2002年5月份,综合管理部已成为公司的枢纽,控制了乐华彩电所有业务,几乎所有的分公司经理均由综管部下派,因此综管部被誉为乐华的黄埔军校。

  代理制遇挫

  众所周知,乐华彩电是众多彩电同行业中最早实行代理制的,推行代理制就必将触动一些老经理们的利益———全国只设立8个仓库,不铺底。此举使经理们收入大大减少,分公司惯用的手段谎报库存、广告费、展台费、维修费等都将在代理制下死去。这些在市场上打滚了多年的老江湖们肯定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地位即将不保,于是在离职前发生了大量不合理费用,造成了日后工作的混乱。

  在实行代理制前,乐华每个分公司每月至少回款都在千万元以上,而代理制后全国回款不足500万元!即使是这样,乐华仍然在2002年招收了120余名大学生。

  每个大学生入职前均需缴纳3000元的档案挂靠费,对其许诺的是月薪不低于2000元,良好的发展空间等等。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大部分人分散到总部下面,工资最低只有500元。在这120人中,应该说分到综合管理部的20人是最幸运的,这些人一到岗位上马上就接手了分公司的业务运作,当然所有分公司的问题也就暴露在他们面前,每天面对的不止是回款发货,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戏称:这里一天出现的问题比其他公司一年出现的还多。而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这些大学生的工资却只有千元,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迅速造就人才的环境,才能让这些大学生留下来。而与此同时,其他100人已经几乎走光!

  按照正常公司的运作理念,成本、价格、毛利率、OEM厂资料、库存是绝对保密的,而现在综管部这些大学生每个人都能详细告诉你这些!进入九十月份,全国各地的讨债者蜂拥而至,有广告公司、零售商、代理商、货运公司。金额大到百万小到千元,这些人害怕乐华一倒自己血本无归。其中福建、成都的客户已在广州常住一个月之久。

  自5月份推行代理制以来,乐华的回款逐渐减少,6月回款500万元;7月1000万元;8月300万元;9月300万元;10月份只有100万元。这其中还包括其他多元化代理制以前的预付款转款。

  乐华“后院”起火

  现在乐华彩电全国分公司经理们已有半数以上辞职回广州,原因就是总部不给发货,不给费用。乐华现在欠全国货款在500万元以上,9月份回款300万元却发了800多万元的货去。乐华的原彩电生产基地惠州工业村已完全只给TCL生产,乐华的彩电如今全靠OEM厂加工,OEM厂又不愿给乐华生产,现在乐华提货全部要求现款,在其他家电企业看来欠厂家几千万都是正常的,而乐华却一分也不能少!愿意给乐华生产的只剩下无锡金城、南京熊猫和乐华在广州的广播设备厂。而即使是乐华自己的广播设备厂也已停产。全国只有武汉、郑州、西安还有业务往来。而这几个地方之所以能运转是得益于总部的“特别关照”。根据封安生安排,将全国的库存货源调往这三地,对外宣称保大放小。

  广州作为乐华公司的后院,是最不能起火的地方。乐华公司老总曾经强调,全国都死了,广州、北京不能出事,因为这两个地方出了问题,神仙也救不回来!而就是在广州,10月份,天贸南大一纸诉状将乐华告上法庭,法院封了乐华在银行的账号,致使10月份工资迟迟未发。不得已,乐华总部东拼西凑从其他代理商处借钱还给天贸才将此事摆平。而事情刚刚平息,广州售后人员因为分公司欠其前期费用26万余元未付,迟迟未解决有2个多月,准备采取联合行动,此事后被摆平。

  封安生最近在吴少章面前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即由乐华和代理商成立合资公司,TCL作为合资公司的担保人,由银行给出承兑,票据到达乐华公司后直接背书给TCL,TCL发货给银行指定的仓库,银行收现款发货。此种模式更加节省了成本降低了风险,但如此一来,总部必须进行更大的裁员,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务部门!预计如果这种方案得以实施的话,总部财务部门将裁减下去20人。分公司经理不再享受提成,每月固定工资5000元,总部人员工资不到2000元。

  乐华作为广州市的一个老品牌,市政府是绝对不会让其倒下的。但长城集团再次投款的可能性不大。11月中旬,封安生一年的合约到期,其去留尚待商讨。(中国经营报 文向兵)

  相关

  乐华彩电深陷变革泥潭?

  目前,在北京的主要商场里,乐华彩电的销售人员已撤走,市场推广活动陷于停顿。北京国美电器去年11月就撤销了乐华彩电柜台,而北京大中电器从今年开始也在逐步缩小乐华柜台,目前北京市只有三四家小店还保留乐华柜台,但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南京新百、中央、交家电等商场里,乐华彩电柜台前空无一人,电视机呈关闭状态,且落满灰尘。

  最近,广州市消费者协会不断接到省内外消费者投诉,反映乐华彩电维修部门已人去楼空,彩电出现问题无人理睬。多的时候,一周内对乐华彩电的投诉多达40宗。据悉,因乐华公司售后服务部门大幅裁员,并且连续几个月不能正常发放工资,不提供维修零配件,致使售后服务不能正常开展。乐华电子公司总经理封安生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乐华公司正处在大变革阶段,在人员更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只是暂时的。

  分析认为,“乐华危机”除了在推行代理制过程中遭遇“倒春寒”外,与其内部管理无序也有一定关系。乐华集团旗下有彩电、空调、洗衣机、手机、音响、复读机、热水器、厨卫、电工等九个事业部,各事业部均掌有大权,财务系统各自独立,总公司很难掌控各事业部的财务状况。

  不过,针对乐华彩电眼下遭遇的危机,乐华高管人员仍无一例外地表示,乐华绝不放弃彩电业。

  吴少章不是个好“伯乐”

  1997年港商吴少章接盘广州市属电子公司旗下乐华电视,成立了广州乐华电子有限公司。

  吴是注册于百慕大的长城数码广播有限公司(简称长城数码广播,1991年上市,香港交易所代码0689)董事会主席,为第一大股东。所成立的乐华电子有限公司里面,长城数码广播占股份60%多,广州市政府占20%多,其余15%左右为清远市政府所有。2000年3月,吴又以广州乐华电子有限公司为本体,建立广州乐华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长城数码广播控股广州乐华后,其主要资产变成乐华彩电以及年产500万台彩电的惠州长城工业园(现已由TCL掌舵)。实际上,乐华彩电的海外市场长期由长城数码广播操控,担纲人物是长城集团执行副总裁谢安键。在此人操作下,据说,乐华彩电在海外市场颇有建树。但是在国内市场,乐华一直在二线品牌游走。

  从1997年至今,乐华彩电一共换了五任总经理,从原先的屠鸣皋、褚秀菊、肖振桥、赵立军到去年上任的封安生,几乎是一年换一次。封安生此前是海尔彩电事业部总经理,去年才转投乐华。

  业界一直有传言,创维董事长黄宏生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而吴是彻底的“用人不疑”,对下面的事业部经理充分放权。但“用人不疑”的前提是识好人。熟悉吴少章的人士说,遗憾的是,吴对市场的把握很敏锐,“是一匹好马,但却不是个好‘伯乐’”。

  彩电业的“倒春寒”

  在中国几大家电企业中,乐华是暴露出如此惊心的问题少数几家。事实上,问题企业绝不仅乐华一家。譬如山东的小鸭电器、合肥荣事达、美菱甚至广东科龙、美的。中国家电企业曾取得过耀眼的成绩,但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现时已到瓶颈。

  今年来,随着康佳等彩电企业扭亏为盈,TCL、长虹、海信纷纷进军高端,彩电行业阵阵暖风频吹。许多人都认为,彩电业的又一个“春天”来了。这是真的吗?乐华危机的出现应与其内部管理有密切的联系,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折射出彩电业多年掩藏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事实上,现在对于大多数彩电企业来说,一方面为渠道所累,一方面又不得不做渠道。因为很显然,现时单纯依靠主要盘踞于大中城市的国美、苏宁等大的零售终端,既会受其制约,网点也不可能全面铺开。所以,在这种转型时期大多数的彩电企业都坚持两条腿走路。但这样无形会提高成本。彩电业的实际情况是,利润越来越薄,一台彩电只有100元的利润空间,刨出相关费用后,彩电企业所得少得可怜。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都是在一种畸形或者说并非合理的架构下成长起来,管理不规范所积累下的病灶,不可能一下消除。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

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发表评论

+1个金币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