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折扣之王ALDI的经验与中国实践(上)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张新宇
头图/ALDI官网
受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的影响,全球零售商都处在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在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零售商也处境艰难,沃尔玛三季度报出数年来首次报亏损,专业财务风险分析公司Credit Risk Monitor分析显示,美国存在破产风险的零售商数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
消费低迷并没有影响折扣店的发展,在美国市场,硬折扣零售商ALDI逆势而上加速扩张。2021年ALDI成为美国境内开店数量和开店面积增长最快的零售商品牌。在欧洲市场,折扣店更是成为2021年实体零售中唯一保持增长的业态。
在中国市场,实体零售商和美国同行一样举步维艰,除了全球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阴影外,中国的实体零售企业正在国内疫情波动、电商平台和即时零售平台的多重挤压下艰难生存。2021年,CCFA超市百强销售额整体下降2.6%,其中62%的超市企业销售额呈负增长。根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上半年共计有100多家超市、700多家便利店和26家百货闭店。
身陷困境之中的国内实体零售商需要新的盈利模式自救。线上流量太贵,到家业务盈利性不足,会员店太重,实体零售未来何去何从总要有个方向。硬折扣似乎是黑夜里可以照亮前路的一丝光亮,研究硬折扣零售商的成功经验变得异常重要。
从ALDI开始
当我们提到“硬折扣”,ALDI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名字。
这不仅因为ALDI开创了硬折扣这一业态,是全球最大的硬折扣单一业态零售商,更因为它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领先,在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多个重要的零售市场都有卓越表现。
1962年ALDI Nord的创始人西奥-阿尔布莱希特在德国多特蒙德开出了第一家现代意义的ALDI门店,定义了今天的ALDI和“硬折扣”,那就是“极致价格”和“少胜于多”。
· 极致价格: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给出了ALDI和硬折扣的黄金法则:“我们的经营完全遵循低价销售的原则,我们没有采取任何其他促销方法……对产品进行价格核算时,我们唯一考虑的事就是怎样卖得更便宜,而不是将售价定得更高。”
· 少胜于多:ALDI的经营者认为,资源的稀缺以及必要的节俭要求零售商必须避免浪费,因此少胜于多这条原则适用于资本、员工和门店规模。零售商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最少的资本投入,最少的员工和最恰当的门店规模获得最大收益。
是的,和其他零售商不同,ALDI追求如何把产品卖得更便宜。因为折扣店的主要目标顾客是中低收入者和追求性价比的人群,这些消费者更关心产品价格或性价比。
ALDI也的确做到了极致价格,2022年ALDI连续5个月荣膺英国最便宜的超市。权威测试机构Which统计了48种英国民众最常购买的一篮子商品价格,其中ALDI的价格为75.79英镑, Lidl的价格为77.68英镑,沃尔玛旗下ASDA的价格为84.98英镑,最贵的Waitrose则高达101.17英镑。
为了做到极致的价格,“少胜于多”是一种必要的让步。选择硬折扣的顾客需要为极致价格做出一些让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