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3年春节:商业文化史的转折点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潘玉明
2023年春节将是商业文化史的转折点。
这个春节有两个显性热点,一是借助世界杯足球赛鹊起的《早安隆回》歌曲,期盼照亮自己前行的暗夜之星,与大众心灵创伤引发共情;二是局部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网红烟花加特林扫射带来的快感,透射出社会大众在连续强制的压抑中,发泄出心底的呐喊。特定语境下的歌声、鞭炮声,唤醒了人们久违的笑声。
那么,在商业场景,有哪些反应呢?
一、三个基本印象
第一、客流较多、消费同比下降
支付宝数据显示,2023春节期间北京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超1412.7万人次,超市、餐饮、电商等企业销售额较疫情前同期增长13.7%;杭州湖滨银泰in77、杭州武林商圈、长沙五一广场等知名商圈火热异常,消费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城市各大商圈人气高涨,但从笔者走访观察的实体商场业绩看,以北京为例,大中型百货店、购物中心以及大卖场,销售业绩比2022年同期有明显下降。与2019年相对比较接近。
这种情况反映四个特点:
一、2022年春节虽然也受到疫情管控影响,但是社会心理及家族社群关系没有受到严酷的创伤,而且,大部分人没有返乡,消费客源稳定,受大环境影响,社团购买很多。
二、到了2022年下半年,大众生命危害和创伤有诸多直接表现,包括自杀、纠纷、心理精神疾患、疫情感染抢救、死亡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众的消费愿望。
三、很多企业处于亏损、解散、倒闭的死循环,上千万新毕业的消费主力人群在就业、择偶、社交方面处于焦虑抑郁边缘,他们缺乏实现消费愿望的收入支撑。
四、从节日持续几天的动态看,前两天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后三天以休闲、游览为主,于是:很多大众化综合商场和大卖场,包括超市在内,客流量较多,但是消费频次较低,客单价较低的情况;大部分中低端百货店、购物中心的客单价在持续走低,显示这些商场的目标客群消费潜力和消费欲望明显下降。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