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开业即巅峰,绩差购物中心如何复活?

来源: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2023-03-14 09:21

海口万象城 _27_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

招商难、运营差、租金收不到、商户大面积撤场……基本就是绩差购物中心的现状。这几年尤其明显,不少购物中心开业或试营业即巅峰,随后一路下挫,连绵无绝期,有的不到一年就差不多关张了。很多企业家直接蒙圈,怪疫情吗?其实没有疫情也是这个走势,只是下降的坡度会稍缓一些,但不会影响趋势。核心还是认知,企业缺乏购物中心的整套运行逻辑和方法论,试图强行破壁。

一、出租率不足情况下强开

疫情下,五成、六成、七成出租率情况下强行开业的项目不少。有的是发展商急于收租金;有的是地方给了很大压力,或曾经与地价有绑定,或地方希望激活市场解决就业等。低出租率开业也不是不行,开业时如果能够借力现场氛围、逼定邀约过来参观的商户,实现开业后新商户不断接力开业,达到分层助推的效果,也是能够有效突破。可惜这种玩法在疫情下能够实现的极为罕见,基本都是开业即巅峰,随后一路下挫,回天无力。

二、流量入口失灵,变现受到抑制

项目流量基于项目本身流量以及主力\次主力商户流量,现在还会加入流量型商户流量,实现多方共振。项目本身流量设计时,同时基于吸引B端商户入驻还有C端用户。这两端受众对于需求理解在很大层面是不一致的,这对于产品设计师的考验极高,需要具有跨行业思维逻辑,同时能够融合B、C端需求,并进行视觉呈现。在设计逻辑上已经失败的项目占比极高,既有缺乏设计供应链找不到合适的设计师,也有完全基于项目方个人意愿输出原因。

项目本身无法带来流量时,流量承重压在主力店\次主力店身上。商超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变革途中,影院之前主要受困于“口罩”,这两大主力店都处于流量饥渴状态,甚至需要商业项目反哺流量。传统商超的痛点已经不是商业项目现场运营人员能够改变的了。

精选内容专享

本文是联商会员付费栏目内容,全文共计2370字

付费频道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联商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